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办公室 韩舍夫
一、我市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市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也相应的出现了长期高速的增长。能源消费总量由1990年的245.6万吨标准煤,到2000年的831.5万吨标准煤,十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3%,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2.81%的增长率。其中,电力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6%,燃料、气、柴、航空油等石油制品消费年平均增长率16.6%,液化石油气消费1995年至2000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2001年全市实际消费网电206亿千瓦时,加上蛇口从香港供电和大量企业小柴油机组自发自用电,电力消费总量预计在300亿千瓦时以上。消费燃料、气、柴、航空油等石油制品400万吨以上。消费液化石油气40万吨以上。消费煤炭2万吨以上。
今后能源需求的趋势: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之前我市经济仍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2%,相应能源需求也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按照现有的能耗效率不变,预计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708万吨标准煤,较2000年增加876.5万吨标准煤,年平均需求增长率平均在10%以上,总增幅将高达105%以上。
二、 市能源消费中的主要问题
1、能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节能潜力很大。虽然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早,万元GDP能耗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情况。1995年我市GDP万元产值能耗为0.357吨标煤,2000年上升到0.499吨标煤,表明我市在这期间不但没有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反而以年均6.93%的速度增加了能耗,五年间多用能源约236万吨标煤。同时,我市的能源使用效率远远低于香港和新加坡同期的水平,如果达到香港1973年的能效水平(117吨标煤/百万美元),我市2000年也可以减少用能347多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当年年能耗总量的41.8%。另据市节能协会调查,我市工商企业平均至少有20%以上的节能潜力可挖,以2001年全社会耗电总量300亿千瓦时,企业用电约占70%计,可节电约40亿千瓦时以上,节约电费支出约30亿元人民币以上。可见我市的节能潜力非常大,急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进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2、能源建设投资巨大,供应长期偏紧。以电力为例,由于能源消费的长期高速增长,建立特区二十多年以来,电力供应除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所缓解以外,大部分时期供应偏紧,对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九五"期间我市电力建设发展很快,新增装机容量比"八五"末期增长了48.5%,但由于需求增长太快,从1999年起又开始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根据测算,平均每建设1千瓦的发电能力需投资1万元人民币左右,投资非常巨大;而每一千瓦的节电改造投资仅为800到3000元人民币之间,而且没有燃料消耗等日常运行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3、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市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000万吨标准煤,煤、油、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占废气总量的88%,成为大气最主要的污染源。据统计资料,"九五"较"八五"期间,我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1.04倍,二氧化碳增长了1.5倍,氮氧化物也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碳是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按照我市目前能源需求的增长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十年之内各种废气的排放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以上。
4、企业经营成本日益增加。近十几年来,随着能源供应价格的逐步提高,能源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据有关专家介绍,平均计算下来,如果十年前能源费用占企业总成本的1%,那么现在就要占总成本的10%,能源成本增加很快。而且从能源供应的情况看,随着国内国际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现有能源储藏量日益减少和枯竭,今后价格总趋势上涨是必然的;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降低能源成本已成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和采用新的低成本能源供应,这一矛盾将会日趋加剧。
三、节能开展的基本情况
1、我市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相对全国先进兄弟省市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节能队伍建设方面,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普遍设立了资源处(科)等政府节能专职机构,并在全国各省及170多个城市设立了节能监测机构、节能服务中心、节能协会等专门执法和服务事业单位,形成专业队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我市节能工作只是近几年才开始,2002年3月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办公室设立,8月市节能协会挂牌成立,相比其他兄弟省市,我市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在节能工作开展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组织,我市大部分工商企业对节能工作的意义认识不深,对如何采用有效技术进行节能改造不够了解,再加上假冒伪劣节能商品、节能改造资金落实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看开展的不够理想。从节能协会所属节能产品生产和施工会员企业普遍经营状况欠佳、我市每年500万元节能贴息资金额度完成比较困难等可以反映出这一状况。
2、我市开展节能工作的优势。首先,是市政府对节能工作日益重视,先后成立了专职的节能机构,颁发了专门的文件推动节能工作,市政府七局办还联合发布了在政府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的倡议书,为我市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企业的风险投资意识、市场化的程度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企业的风险投资意识、市场意识比较高,面对巨大的节能市场,相对容易组织资金,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设一支节能队伍。第三,我市已有一批专业的节能产品生产、销售、施工企业,目前加入市节能协会的就有近百家,其中不乏在全国范围内技术或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领先者,具有比较好的节能工作基础。第四,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意识在逐步增强,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越来越多。第五,通过多年来的环保宣传和教育,以及创建绿色家园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社会和企业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为节能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很好的思想舆论基础。
3、我市节能工作当前的主要任务。根据我市节能工作的特点,当前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宣传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市每个企业都将面临严重的生存挑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是各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企业普遍不了解自身的节能潜力,不知道节能的技术和手段,缺乏节能降耗的意识,所以必须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工作,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宣传体系,在全社会、行业、企业、企业专管人员各个方面上层层深入。二、政府带头节能。政府不仅仅是节能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者,而且也是社会最大的用能单位之一。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带头节能既表示了政府推行节能工作的态度,又以样板提高了社会及企业对节能改造实际效果的认识,无疑可以起到任何宣传都起不到的积极作用。三、加强专业节能队伍的组织建设工作。除了市节能协会以外,下一步还应探讨和研究成立我市"节能检测服务中心"的可能性。通过"节能检测服务中心"作为节能服务中介组织地位,消除企业对开展节能工作的质量、服务疑虑,规范节能企业对节能产品、设备生产和节能工程施工的行为,打击和抵制假冒伪劣节能产品和工程,保证节能工作在我市的开展,并为我市下一步开展对"节能法"的执法监察奠定基础。同时,要创建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探讨按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利用政府现有的年800万元的节能贴息额度,重点扶持一到两家专业EMC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节能服务公司按合同能源管理(EMC),免费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政府提供贷款贴息给予支持,最后节能服务公司按照管理合同,在一定时期通过节能改造节约的能源费用分成办法,回收资金和取得利润,走市场化的节能改造道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金融资本向节能产业投入,并且促进节能产品、节能设备生产企业和节能工程施工企业的成长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节能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四、在工商业企业中,利用节能贴息政策的优惠,扶持树立一批行业节能典型示范企业。首先应该在我市生产经营规模较大、能耗较多的行业,每个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创建节能典型示范项目,通过典型带动引导作用,使部分重点用能单位先行一步,把节能工作普及起来。
总之,从总体看我市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节能工作起步较晚,但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市场化的程度都为开展节能工作既创造了条件又提出了要求,节能降耗必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只要政策得当,宣传到位,积极工作,我市的节能工作一定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
2、注塑机节电理念
日益激烈的塑胶市场环境里,您可能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行销和成本的双重压力。虽然您也想轻松、快乐地经营自己的事业,但是做起来却谈何容易!
我们不是您所从事的行业的专家,虽然我们无法为您在产品行销上提供更好的建议,但是我们却拥有令您减低经营压力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全方位的注塑机变频节电解决方案。
不知您是否认真核算过您的用电成本?不知您是否考虑过通过节电改造来开发企业的第二个利润中心?我们曾为塑胶行业各种类型的用户提供过节电服务,在初次沟通时,大部分用户都对节电缺乏概念,有的也只是想到通过节电来降低成本,但一直都未能付诸实施,大多数企业只是关注生产硬件的成本控制,却未真正衡量过节电能为其带来的利益。其实,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节电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方式,企业通过节电改造,不仅能实现长期的成本控制,而且节电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将为企业持续地创造财富。从国际节电市场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节电已不单纯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为企业创造利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和可操作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