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形传感器
概述
在高速运转的贴标生产线上,一个小小的失误比如标签漏贴、位置歪斜等,都可能导致产品报废,影响整体效率。而决定贴标机能否精准捕捉每一个标签的关键部件,往往就是那颗不起眼的 “槽形传感器”。它就像贴标机的眼睛,如何选择一双合适的“火眼金睛”,是每一个贴标机厂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同其他种类的传感器一样,槽形传感器需要“跟上”机器的生产速度,达到机器的精度要求,适合机器的安装空间,符合机器的电气参数,适应待检测物的宽度、厚度和材质。其中重要的参数如下:
响应时间/开关频率: 这决定了传感器能否跟上贴标机的极限速度;
检测精度(光束粗细): 槽内光束越细,检测位置越精准;
物理尺寸:适合贴标机的安装空间;
槽型深度:需留出适当余量以防物料跑偏;
槽型宽度:要确保能容纳标签顺利通过;
输出信号: 务必确认PLC或控制器支持的是 NPN还是 PNP输入;
电源电压: 最常见的是DC 12-24V,核对清楚即可;
环境防护: 如果生产线多尘、潮湿,一定要选择防护等级高(如IP67) 的型号,确保传感器内部不被污染,工作稳定。
另外,更加重要的是确认标签的材质。目前,针对不同标签材质,市面上主要流行以下两种槽形传感器:
01 常见款--
光电式槽形传感器,比如SICK的WF,WFS
工作原理: 槽的一边发射红外光,另一边接收。当标签从槽中穿过时,会遮挡光线,传感器由此产生一个“检测到”的信号。
优点: 响应速度快、成本相对亲民。
弱点: 容易被检测物的颜色、透明度“忽悠”。对于透明标签,光线直接穿过去了,它可能毫无反应。
(左图:WFS;右图:WF)
(图:非透明标签)
(图:光电式槽形传感器)
02 全能款--
超声波式槽形传感器,比如SICK的UF,UFS
工作原理: 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工作。标签通过时,会干扰声波的传播,从而被检测到。
优点: 无论是透明、半透明还是不透明标签,都能稳定检测。对付颜色相近的标签和底纸,更是它的拿手好戏。
弱点: 响应速度慢,价格高,且对吸音材料不敏感。
(左图:UF;右图:UFS)
(图:透明标签)
图:超声波式槽形传感器)
上市预告
很快,SICK将推出一款更加“全能”,更加“经济”的电容式槽形传感器CFM/X。这是一款电容式槽形传感器,通过检测被测物体进入其电场后所引起的电容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存在,即兼顾了光电式和超声波式的优点,也规避了这两者的缺点:
△ 比光电式槽形传感器更全能:兼顾透明与非透明标签;
△ 比超声波式槽形传感器更全能:更快的响应频率,速度达500m/min;
△ 比超声波式槽形传感器更经济
△ 两种槽形深度:适应不同的标签尺寸,贴标机空间
△ 两种槽形宽度:适应不同的标签厚度,0.4mm/1mm
△ 多种的连接方式:适应不同的安装方式
△ 三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高速模式,高精度模式,标准模式
(图:CFM/X同时适应两种标签材质,透明和非透明)
(图:电容式槽形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