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工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打通设计、运营与运维的数据孤岛,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与韧性的关键。在2025上海工博会现场,ETAP携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与品牌升级成果亮相,以“One ETAP”平台化战略整合三大软件矩阵,形成协同赋能的技术体系,为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数据中心、电力、石油化工等关键领域提供覆盖“设计-运营-运维”全周期的电气设计与运营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电气系统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筑牢工业生产安全防线。
展会期间,工控网采访了ETAP Country Manager杨旭,深入探讨ETAP如何以“One ETAP”平台化战略为核心,整合多品牌软件能力,以及其在服务模式创新、本土化适配与AI技术融合上的布局。
三大产品线协同,构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One ETAP”平台化战略是以ETAP为核心载体,将SEE软件、Caneco软件的专业化能力深度整合,既保留各模块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又通过ETAP平台实现全流程协同,为客户提供贯穿电力设计、仿真、工程及运维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解决方案。
杨旭介绍说,2023年,全球能源管理和工程解决方案领导者ETAP与IGE+XAO(专业电气设计平台领导者) 及ALPI(欧洲电气装置自动化计算领导者)携手合作。我们将这三家公司的核心产品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如今的‘One ETAP’平台战略。具体来看,三大核心软件各司其职:
●ETAP软件:专注电力仿真与电力设计领域,为发电、输电、配电全环节提供技术支撑,从用电侧源头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Caneco软件:聚焦于电力设计与电气工程,重点服务工厂级用电场景;
●SEE软件:围绕电气设备级的设计以及线缆线束的设计与制造,确保设备层面的电气系统可靠。
此外,ETAP还拥有ETAP SCADA解决方案。在整个工厂运行过程中,对电能质量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例如,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存在大型负载设备,其电压波动以及大型设备的启动,都会对整个电网产生影响。因此,借助ETAP的SCADA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性维护,可构建起从电力设计、电气设计到电力保护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数据打通是平台化协同的核心支撑。杨旭强调:“ETAP、Caneco和SEE三个软件的数据是完全打通的。”由于电力系统的流程是从发电、输电、配电延伸至用电环节,数据也相应地从电网侧流转到用电侧,因此ETAP软件与Caneco软件之间的数据打通尤为关键;而Caneco软件专注于电气工程领域,负责系统级一次图布局设计,SEE软件则侧重电气设备级二次图详细设计,基于这样的业务关联,两者间的数据衔接也已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ETAP预计在2025年年底在欧洲市场率先推出线上平台,支持多用户实时共享设备库与项目数据,目前已进入内测阶段。据透露,中国市场计划2026年落地,将进一步适配国内企业的设计习惯与行业标准。
以差异化方案和服务,灵活适配本土需求
当前,制造型企业都面临着用电结构复杂化与新能源接入所带来的挑战。无论是半导体还是石油石化等行业,都对电力的连续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着极高要求。此外,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绿色能源转型的压力,必须考虑如何高效整合多种能源。这对制造业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从设计层面来看,除了电网侧的整体设计,制造企业还需要与设备供应商协同,完成电气控制原理设计、布局布线等。“ETAP平台覆盖了从最终用户到其供应链的全链路,最终用户主要涉及电力电气系统级设计,而供应链端则涉及到电气设备的设计。”杨旭说道。
面对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ETAP展现出强大的定制化能力。杨旭以数据中心、石油石化和新能源三大行业为例,详细阐述了ETAP提供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例如,在数据中心领域,极为重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要求7×24小时不间断供电,以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除此之外,数据中心还高度关注PUE值(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与 IT 设备耗电量的比值)。ETAP通过系统级仿真帮助客户优化配电结构,降低非IT设备的用电量,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石油石化等高危行业,主要面临大电机启动引起的电压波动问题,ETAP软件能够进行精准的仿真分析,提前预判大电机启动对电网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新能源领域,多种能源并网以及微电网分析是行业关注的焦点。ETAP能够对新能源并网系统进行全面的仿真与分析,帮助用户优化能源结构,为微电网的规划、设计与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在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上,ETAP提供灵活的选择,包括永久授权与订阅制,并针对中小企业及教育用户推出SEE软件的个人免费版,降低使用门槛。这种灵活的模式适配了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特别是帮助中小制造企业迈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杨旭特别强调了中国市场对服务的高要求。ETAP提供大量的售前咨询服务,帮助客户了解产品功能和适用场景。同时,ETAP还提供标准化实施服务,帮助客户建立电气研发标准。此外,由于非标定制需求多,客户更倾向于利用参数化设计或配置方式自动生成电气原理图,以减少手动绘图的时间和成本。ETAP能够帮助客户搭建起标准化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块化设计。完成模块化后,进一步为客户开发参数化界面,使工程师在设计中无需从头绘制原理图,只需选择关键参数,即可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原理图。
谈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杨旭透露,ETAP已在海外市场推进AI技术与电力仿真的融合应用,用户可通过对话式交互实现仿真。杨旭表示:“电力工程类软件对稳定性与结果准确性要求极高,AI生成的数据结果必须经过多轮验证才能落地。在国内,由于模型环境与稳定性要求较高,我们仍处于测试验证阶段。”
“ETAP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它是涵盖从设计、仿真到工程与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杨旭说道。未来,ETAP将持续强化其作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定位,不仅解决企业内部的电力系统问题,更致力于打通从用户到供应链的数据协同,支持企业在增效降本与绿色转型中实现平衡发展。
更多关于ETAP的产品信息,可以登录etap.com网站。更多本土化咨询可联系ETAP中国区官方电话:400 988 5689。